2/19/2008

评张颐武兼论奥运之PR

今天偶然看到张颐武教授的博客。估计是出于对斯皮尔伯格事件的义愤,张教授此文对反奥运势力加以评析并开出了“自信而和平的面对”这一“镇静剂”。根据张教授的理论,利用奥运反华的人,“一是用过去简单化的冷战思维来观察世界的现实;二是对于中国今天高速的经济成长和社会变化感到忧虑和不理解。”首先,目前的国际冲突和人权组织的行动原则是“后冷战的”:前者表现为地区、种族主义、恐怖主义冲突,而后者则高举人权高于主权的大旗。借奥运会对中国的攻击包括宗教自由、民主法制、苏丹缅甸等等都是后冷战时代的新型冲突。世界早已进入多极时代,恐怕倒是我们一遇到不公正待遇就归罪于别人有“冷战思维”太过落伍了吧。第二点也没有说到位,中国今天的高速经济增长和社会变化就连中国人自己都感到忧虑和不解,事实上这种高代价的增长和变化所带来的负面冲击另美、日、欧等感到恐惧和愤怒。
简单说来,就是全球化在中国没有达到西方的预期:中国没有接受所谓普适价值观,而且离想象中的庞大市场相差甚远;却造成了西方内部的分裂:商品价格飞涨,劳工就业、工资停滞,从而使反全球化的浪潮高涨。这也造成了西方国家的两难。一方面,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重大成果。中国办奥运不仅是中国民族主义的胜利,更是发展中国家“开放国界、融入世界”模式的胜利,加之中国的国力今非昔比,因此不能不给与支持。这就是为什么西方的官方立场基本不与奥运为难。而另一方面,中国是西方人权观全球化的重大障碍。作为扩散人权观的第三力量的西方民间组织,在其官方政治、军事无力的情况下站到了最前线,和政府唱起了红白脸。
可惜,张教授站在“伤害奥运,羞辱中国的事情其实是对于人类的共同的价值的伤害。奥运会开不好,其实不是让中国难堪,而是让世界上的普通人一起失望”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未免太过一厢情愿了。稍微清醒一些的人都知道,大量西方媒体到中国不是去开奥运会的,不是去宣传中国改革开放的重大成就的,而是去等着中国出丑的。伤害奥运、羞辱中国的新闻价值远远超过某某人打破世界纪录。而世界上的普通人也绝对不会只关心奥运会的盛大开幕式,却在转播天安门抗议人群的时候换台。中国人要是真能做到自信而平和的面对,那就摆出“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谦虚态度,不要一挨骂就暴跳如雷,反唇相讥。毕竟,西方这些新闻媒体、人权组织也从没说过自己政府什么好话。
张教授最后的建议倒是值得政府认真考虑。“中国必须迅速且大量地对中国的做法与国际惯例的一致性做出更多客观的说明。”而本文的落脚点也认为目前中国及其奥运合作伙伴应当适时展开大规模的世界范围的宣传活动,配合奥运加大对西方媒体和社会组织的公关工作,不求观点一致,但求公正、均衡报道。应当设立专门的奥运宣传协调机构,统筹规划,协调各部门口径。现在时间已经三月份,如果两会之后还不能有效行动,则奥运未开,声势先衰矣。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