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5/2008

中国政府的“新经济”政策缺乏转型期规划

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了5年以后,经济面临转型的严峻考验。在政府一系列政策出台的前提下,“新经济”开始迈出艰难的步伐。当西方国家纷纷下调劳工标准的时候,中国却在上调劳工标准,与“世界接轨”。这是国情使然,本来西方国家就是劳工标准社会福利过高,使得国家财政不堪重负和跨国公司利润下降,下调是顺应潮流。而中国一直以来劳工标准过低,劳工利益受到侵害,工资成本被刻意压低,便宜了资本家们,也备受各国劳工团体指责。这个决定本身无可厚非,比中国劳工标准更低的国家更是额首相庆。“新经济”的另一个看点是强势的环保出击,节能减排、绿色产品,新型能源等等不一而足。除了国家财政大力支持,国家政策方面更是有提高燃油税,限制污染企业融资,提高环保标准等国际领先的办法出台。一时间人人谈绿色,仿佛经济一夜之间就换了新颜。最后是人民币的加速升值,人民币资产“重估”,吹起了一个轰轰烈烈的资本牛市(最近两天好像变熊了)。
“新经济”的成果是什么呢?南起广东,北至山东,中资、港资、台资、韩资等一大批中小企业纷纷破产倒闭,甚至直接关厂逃逸,成千上万的劳工失业,一些县市财政受到冲击。春节前河南全国最大的塑料袋生产企业河南遂平华强因“限塑令”停产,两万多工人失去工作。估计由于美国经济衰退、国际贸易争端导致的中小企业破产倒闭事件会继续增加。而与此同时,政府却由于经济过热、物价飞涨而采取紧缩经济政策,收紧流动性,加剧了中国境内中小企业的困境。几天前看到张五常先生的文章还觉得有些夸大其辞,现在看来问题出在“过犹不及”。
经济转型的初衷是好的,扩大内需,转变增长方式,发展资本市场,节能减排,增强国际竞争力。但是没有长远规划,不事先考虑受影响企业的退出机制以及弥补办法,结果就犹如美军进了巴格达,除了推翻萨达姆,“mission accomplished”,别的一概不管,闹得要花大价钱亡羊补牢。“新经济”也不能只顾新不顾旧,过河拆桥。一些过渡性安排可不可以呢?比如新政策实施前后相受影响企业打招呼,预留转型期和转型基金,实现安排可能失业工人准备新技能和再就业,在国内建立碳排放交换市场,对节能减排升级换代项目提供低息贷款和退税,加强海外经营环境预警机制,提前应对产品事件进行危机处理,成立事后应对协调组织,准备政治、法律应对。总之,政府可以采取诸多措施,缓冲“新经济”冲击波,真正做到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

No comments: